本文相關基金

      更多

      相關資訊

      嘉實動態

      知識課:銀發經濟迎來頂層設計,一文速覽養老產業鏈

      字體大小:

      老年的收獲,便是從前努力所獲幸福的回憶;并且凡是合于自然之道的,全是好的。

      ——西塞羅 《論老年》

      隨著老年人增多,老年群體的消費需求不斷增長,日前,國務院辦公廳印發《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》(簡稱《意見》),提出了四個方面共26項舉措。

      這是第一部關于銀發經濟的政策文件,養老產業迎來頂層設計。那么,什么是銀發經濟?國內養老產業鏈的構成以及海外養老產業的發展經驗有哪些?本期《風向》將為您一一梳理,為您的投資提供參考。

      銀發經濟是什么?

      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,老年群體的需求值得全社會關注。銀發經濟即指老年產業、老齡產業,指的是隨著社會的老齡化而產生的專門為銀發人群消費服務的產業。這一概念源自日本,銀發經濟伴隨人口老齡化的形成,以養老服務為核心,圍繞老年群體的衣、食、住、行、醫展開產業發展。

      目前,我國正在快速步入老齡化社會。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,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.64億人,占我國總人口的18.70%。預計2025年這一人數將突破3億,2033年將突破4億。


      根據聯合國的預測,中國會從目前的老齡化社會逐漸步入老齡社會,到2050年時處于超老齡社會。

      中國的老齡化具有兩個特征,其一是“老得快”:未來30年間老齡化率預計從12%提至26%,走完日本26年、意大利54年、德國67年的歷程。

      其二是“養老需未雨綢繆”:中國目前在12%的老齡化率下,按照不變價人均GDP是8400美元,相當于日本、意大利初次達到同等老齡化水平時,人均GDP的22%和41%。

      在這一背景下,為老齡人口提供服務的養老行業亟待發展,行業空間較大。據艾媒咨詢統計,2021年中國養老產業市場規模為8.8萬億元,且預計在未來的6年內將快速增長至2027年的21.1萬億元。

      我國智慧養老產業規模預測(萬億)


      近年來,我國智慧養老行業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國家產業政策的重點支持。在此次關于銀發經濟的文件發布之前,就已經有諸如《民政部貫徹落實<國務院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> 的實施方案》、《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》等產業政策為智慧養老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明確、廣闊的市場前景。

      銀發經濟產業規模如何?

      從產業規模來看,銀發經濟涉及面廣、產業鏈長、業態多元、潛力巨大。

      綜合研究機構觀點,銀發經濟主要涵蓋養老服務,養老產品,養老金融和養老地產四大板塊,其中養老服務覆蓋衣食住行等多方面,包括看護護理、智能家居、老年娛樂等;養老產品主要是醫療保健類,如醫療器械、保健品等,還有休閑服飾等;養老金融以老年人對理財及保險的需求為基礎;養老地產涵蓋養老院、老年公寓、老年康復機構等。


      此次政策重點提及打造智慧健康養老新業態,包括完善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,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移動終端、可穿戴設備、服務機器人等智能設備在居家、社區、機構等養老場景集成應用,發展健康管理類、養老監護類、心理慰藉類智能產品,推廣應用智能護理機器人、家庭服務機器人、智能防走失終端等智能設備。鼓勵利用虛擬現實等技術,開展老年用品和服務展示體驗。

      服務機器人產業鏈


      銀河證券的研報稱,人口老齡化打開養老服務類機器人市場空間。面對勞動力短缺和醫療、護理、陪伴、家政等綜合性養老服務需求,“機器人+養老”成為解決養老問題的可行方式之一。

      日本老齡化時代帶動哪些銀發經濟投資?

      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提到老齡化必然會提及一個國家,那就是日本。日本是目前全球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,參考日本老年經濟的發展過程,有兩個重點值得關注。

      第一是醫療保健需求的快速上升,第二是對旅游出行需求的增加。

      從日本統計局的數據來看,日本戶主年齡在60-74歲的家庭醫療保健服務需求旺盛,其中醫療服務支出最高,其次為藥物支出。醫療器械的需求高峰期在50-59歲,60歲之后消費保持平穩。

      在日本的食品行業,口味、營養兼具的“三低”食品(低鹽、低糖、低油)已成為多數人的選擇,2020年健康食品市場已達14999億日元,企業紛紛推出相關產品以搶占健康食品這塊市場。此外、智能馬桶、智能家用醫療器械等等也獲得了巨大發展。

      第二塊是交通通信,在出行方面,日本老年人長途出行較多,鐵路、飛機、高速公路為該年齡段人群較青睞的出行方式。側面說明老年人生活逐漸豐富,遠途出行較多,有較強的遠途出行消費意愿。

      日本老年人消費支出


      據《中國老齡產業發展報告》預測,到2050年,中國老齡人口的消費潛力將增長到106萬億元左右,占GDP的比例將增長至33%,應對老齡化是一個長期過程,期間消費結構面臨重大改變且將以老年群體消費需求為主導,銀發經濟將保持長久活力。

      以上就是本期《風向》的全部內容了,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評論互動,我們下期再見~

      *風險提示:基金投資需謹慎。投資人應當閱讀《基金合同》《招募說明書》《產品資料概要》等法律文件,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,特別是特有風險,并根據自身投資目的、投資經驗、資產狀況等判斷是否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。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、謹慎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,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損失。過往業績不預示其未來業績,其他基金業績不構成本基金業績的保證。


      知識課:銀發經濟迎來頂層設計,一文速覽養老產業鏈

      2024-01-22 來源:嘉實基金

      什么是銀發經濟?國內養老產業鏈的構成以及海外養老產業的發展經驗有哪些?本期《風向》將為您一一梳理,為您的投資提供參考。

      老年的收獲,便是從前努力所獲幸福的回憶;并且凡是合于自然之道的,全是好的。

      ——西塞羅 《論老年》

      隨著老年人增多,老年群體的消費需求不斷增長,日前,國務院辦公廳印發《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》(簡稱《意見》),提出了四個方面共26項舉措。

      這是第一部關于銀發經濟的政策文件,養老產業迎來頂層設計。那么,什么是銀發經濟?國內養老產業鏈的構成以及海外養老產業的發展經驗有哪些?本期《風向》將為您一一梳理,為您的投資提供參考。

      銀發經濟是什么?

      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,老年群體的需求值得全社會關注。銀發經濟即指老年產業、老齡產業,指的是隨著社會的老齡化而產生的專門為銀發人群消費服務的產業。這一概念源自日本,銀發經濟伴隨人口老齡化的形成,以養老服務為核心,圍繞老年群體的衣、食、住、行、醫展開產業發展。

      目前,我國正在快速步入老齡化社會。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,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.64億人,占我國總人口的18.70%。預計2025年這一人數將突破3億,2033年將突破4億。


      根據聯合國的預測,中國會從目前的老齡化社會逐漸步入老齡社會,到2050年時處于超老齡社會。

      中國的老齡化具有兩個特征,其一是“老得快”:未來30年間老齡化率預計從12%提至26%,走完日本26年、意大利54年、德國67年的歷程。

      其二是“養老需未雨綢繆”:中國目前在12%的老齡化率下,按照不變價人均GDP是8400美元,相當于日本、意大利初次達到同等老齡化水平時,人均GDP的22%和41%。

      在這一背景下,為老齡人口提供服務的養老行業亟待發展,行業空間較大。據艾媒咨詢統計,2021年中國養老產業市場規模為8.8萬億元,且預計在未來的6年內將快速增長至2027年的21.1萬億元。

      我國智慧養老產業規模預測(萬億)


      近年來,我國智慧養老行業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國家產業政策的重點支持。在此次關于銀發經濟的文件發布之前,就已經有諸如《民政部貫徹落實<國務院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> 的實施方案》、《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》等產業政策為智慧養老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明確、廣闊的市場前景。

      銀發經濟產業規模如何?

      從產業規模來看,銀發經濟涉及面廣、產業鏈長、業態多元、潛力巨大。

      綜合研究機構觀點,銀發經濟主要涵蓋養老服務,養老產品,養老金融和養老地產四大板塊,其中養老服務覆蓋衣食住行等多方面,包括看護護理、智能家居、老年娛樂等;養老產品主要是醫療保健類,如醫療器械、保健品等,還有休閑服飾等;養老金融以老年人對理財及保險的需求為基礎;養老地產涵蓋養老院、老年公寓、老年康復機構等。


      此次政策重點提及打造智慧健康養老新業態,包括完善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,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移動終端、可穿戴設備、服務機器人等智能設備在居家、社區、機構等養老場景集成應用,發展健康管理類、養老監護類、心理慰藉類智能產品,推廣應用智能護理機器人、家庭服務機器人、智能防走失終端等智能設備。鼓勵利用虛擬現實等技術,開展老年用品和服務展示體驗。

      服務機器人產業鏈


      銀河證券的研報稱,人口老齡化打開養老服務類機器人市場空間。面對勞動力短缺和醫療、護理、陪伴、家政等綜合性養老服務需求,“機器人+養老”成為解決養老問題的可行方式之一。

      日本老齡化時代帶動哪些銀發經濟投資?

      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提到老齡化必然會提及一個國家,那就是日本。日本是目前全球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,參考日本老年經濟的發展過程,有兩個重點值得關注。

      第一是醫療保健需求的快速上升,第二是對旅游出行需求的增加。

      從日本統計局的數據來看,日本戶主年齡在60-74歲的家庭醫療保健服務需求旺盛,其中醫療服務支出最高,其次為藥物支出。醫療器械的需求高峰期在50-59歲,60歲之后消費保持平穩。

      在日本的食品行業,口味、營養兼具的“三低”食品(低鹽、低糖、低油)已成為多數人的選擇,2020年健康食品市場已達14999億日元,企業紛紛推出相關產品以搶占健康食品這塊市場。此外、智能馬桶、智能家用醫療器械等等也獲得了巨大發展。

      第二塊是交通通信,在出行方面,日本老年人長途出行較多,鐵路、飛機、高速公路為該年齡段人群較青睞的出行方式。側面說明老年人生活逐漸豐富,遠途出行較多,有較強的遠途出行消費意愿。

      日本老年人消費支出


      據《中國老齡產業發展報告》預測,到2050年,中國老齡人口的消費潛力將增長到106萬億元左右,占GDP的比例將增長至33%,應對老齡化是一個長期過程,期間消費結構面臨重大改變且將以老年群體消費需求為主導,銀發經濟將保持長久活力。

      以上就是本期《風向》的全部內容了,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評論互動,我們下期再見~

      *風險提示:基金投資需謹慎。投資人應當閱讀《基金合同》《招募說明書》《產品資料概要》等法律文件,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,特別是特有風險,并根據自身投資目的、投資經驗、資產狀況等判斷是否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。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、謹慎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,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損失。過往業績不預示其未來業績,其他基金業績不構成本基金業績的保證。